深圳市远致达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远致达改写世界高铁历史 中国民营高铁公司悄然浮现

    随着“高铁第一推销员”、“高铁外交”成为高频词汇,高铁出口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转眼国内,在江苏省盐城市正发生着一件改变世界高铁历史的大事——中国民营高铁公司正悄然浮现。 


    2014年9月24日,在深圳市远致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致达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飞的促动下,西南交通大学与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达成了一份关于合作建设轨道交通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西南交大将向远致达进行轨道交通车辆科研成果转化,此外远致达充分参与盐城轨道交通建设全规划,其中就包括了轨道线的规划。在技术层面上,西南交大具有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各类轨道交通科研成果,此次战略合作预示着高铁民营化向前迈出了历史第一步。  

融通四海的谈判者

    走进张飞偌大的办公室,稍一抬头就看见悬于墙上的字画《融通四海》,无论笔锋还是蕴意都足以让人陷入深思。张飞笑言,“融通四海”作为一门处世哲学的同时也是本次盐城轨道交通产业市校合作得以成功落实的根本原因。

    盐城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拥有人口820万人、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779平方公里。作为广东省深圳市盐城商会执行会长的张飞,敏锐发觉到除现有支柱汽车业外,盐城产业结构并不丰富,较为单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飞结识了素有轨道交通“黄埔军校”之称的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两人一次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刻探讨,萌发了以轨道交通建设撬动盐城产业结构调整的想法。 

    随着全国绿色出行的倡议下,各地轨道交通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大发展时期,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却没有轨道交通项目上马,盐城市若能乘上这趟东风,在相关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的拉动下,地方经济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盐城市市委书记朱克江、盐城市市长魏国强等主要领导班子在研判张飞提交的与西南交大合作建立轨道交通国家级科研中心的设想后,拟定以地理特征、工业基础、经济实力均占优势的亭湖区作为轨道交通项目的投放区。 

    盐城市政府提出了各项优惠条件,特别是在实验项目的推进、资金补助及人才优聘计划,其中就有提供事业编制名额吸引特定人才。西南交通大学盐城轨道交通国家级科研中心委任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宝级人物——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卫华担任中心主任。政产学研金方针指引下,市场需求先于项目投产,收益回报又支撑新的课题研究,最终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有勇有谋的布局者 

    从前,“非科班出身、非轨道交通事业子弟、也缺乏顶尖的轨道交通人才”拦住了远致达发展轨道交通的决心,市校合作的战略框架最终敲定让张飞长舒了一口气。

    张飞略带激动地向中国经济网表示,“远致达不在成熟市场抢占份额,而是在没有轨道交通项目的地方,由我们来发现需求、由我们来说服政府、由我们来启动这个市场。” 

    张飞指出,在盐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研中心已着手在为盐城轨道交通项目培养相关科研人才,其中还包括轨道交通方向的EMBA、MBA相关人才。远致达定位轨道交通工具的整车开发、整车制造、整车装备,因而科研立项也是以重力式磁浮轨道车、高温超导磁浮车、真空管道磁悬浮、虚拟轨道车等新型轨道车的相关先进性项目为重心。本次盐城的轨道交通项目的合作方是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远致达提出了一个课题:“在公共路权下,要实现轨道交通的并存发展”。避免以往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抢道的情况,探索轨道交通的一条新型建设道路。 

    作为江苏第二大人口和最大面积的地级市,盐城一直没有安排轨道交通项目,远致达选择盐城作基地是应时势而动,盐城迟早会步入轨道交通时代,只是远致达加速了这个项目的进程。张飞认为,在盐城市政府的带领下,科研力量的推动下,大家一起开始奔跑。如果远致达没有把握好这个战略机会,不可避免地将丧失布局私人运营轨道交通行业的先手棋。

稳步向前的实干派 

    张飞虽然年轻,但业务已遍布科技、轨道交通、船务等领域,对市场有着独到的见解及践行,在盐城轨道交通项目开发之初就提出了“差异化、环保、性价比”的三点要求。只有开发出有别于市场已存在的新型轨道车,才能避开四面楚歌的残酷竞争。其次新型轨道车要同时满足低噪音和低污染的环保要求。最后,该新型轨道车的建设成本需低于通常标准的1.78亿元人民币/KM。

   “远致达懂得科学家的价值,明白地方政府的难处,并牢牢铭记产业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这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张飞称。国际上著名的轨道交通制造商如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培育的研发团队虽然庞大,然而蜚声国际的西南交大无论在人才储备的质还是量上都有绝对优势,每年投入至少3000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正是远致达对科学家的致敬。其次,轨道交通的高昂造价决定了其产业化之路必然慎之又慎,远致达则因为获得盐城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因而得以让科学家的最新技术和发明,迅速转化到城市中运用,完成快速产业化的布局。 

    第三轮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告诉张飞,建造一个新型的轨道交通车辆整车生产厂房至少要50亿元人民币。张飞指出,公司自有资金将负担预计5亿元的第一轮基建投资,第二轮会由政府提供部分扶持资金,则依赖以远致达为主体的资本募集。 

    远致达第一个五年计划步子又稳又大,张飞希望在两年内,能把盐城国家级科研中心办立成功,有10个以上的科研项目可以立项落地,争取成为国家863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希望与中国北车等大型的轨道车制造商在盐城联合建立新样车的生产基地。此外,远致达将积极参与并调整自身产品序列以契合盐城3年内的轨道交通发展,并已做好3年内无任何效益的全方位准备。

   “今天很不易,明天更困难,但我们有更美好的未来。”张飞拉开办公室的百叶窗,道出了一直以来支撑自己的人生信条。

原新闻链接:http://sz.ce.cn/sy/gd/201410/24/t20141024_1864204.shtml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隐私与安全 常见问题解答 法律声明
江苏远致达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9025586号-1 | E-mail:service@yuanzhida.cn

Copyright © 2015 Yuanzhida All Rights Reserved >